
段里仁,我国著名的交通管理专家,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,原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总工程师,现任北京市交通管理工程科研所名誉所长,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,北京市政协委员、博士生导师,一级警监,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。
此篇文稿整理自段教授在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《交通语言与交通安全》讲座,段教授在此次讲座中,图文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我们身边的交通语言与交通安全故事,他的演讲生动幽默且具有哲理,大家均感到收益匪浅。 因为此次讲座图片较多,本文只选择了部分照片做示例,如果您想了解更多,请点击页面最后下载PPT文件~
1
开头的话
我国道路交通交通语言十分短缺,交通安全十分严重。
1、交通语言的提出
从1985年香港的道路语言说起:由香港提出的道路语言到大陆现今人们公认的交通语言故事。
交通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巨大的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,因此,它与人类社会一样,也有需求与供给、行为与语言、道德与规矩、教育与执法以及自律与他律等构成交通社会的各因素。
2、我国交通语言严重短缺而且不太科学
第一、应该有的信息没有
左图:急转弯处无任何警告标志,更无预告标志 右图: 施工处无任何预告标志和现场施工标志
左图:农村公路交叉路口无任何标志或信号
右图:人车混行,公路上无任何交通信息,公路无任何护栏,甚至有的连路肩都没有
第二、有了信息有的又过载
当驾驶员发现走错了时,已经进入了高速路
信息量过载,容易造成交通事故
第三,动态信息十分贫乏
左图:信息“贫乏”下的交通诱导屏 右图:(猪年是2007年,这张照片是鼠年拍的)

微信公众号:MobilitySolution